運動后第二天肌肉酸痛應根據乳酸堆積、肌肉拉傷、電解質失衡、炎癥反應、微循環(huán)障礙等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適當休息、按摩放松、補充營養(yǎng)、物理治療、藥物輔助等。
1.乳酸堆積:運動時肌肉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堆積在肌肉中導致酸痛。建議休息時進行局部按摩,促進乳酸代謝;補充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如橙子、檸檬等,幫助乳酸分解;也可適量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2.肌肉拉傷:運動強度過大或姿勢不當可能引起肌肉拉傷。建議受傷初期應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48 小時后可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遵醫(yī)囑使用云南白藥氣霧劑、紅花油、消腫止痛酊等藥物。
3.電解質失衡:大量出汗會導致鈉、鉀等電解質丟失,引起肌肉痙攣和酸痛。建議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淡鹽水、口服補液鹽;可服用氯化鉀片、枸櫞酸鉀顆粒、門冬氨酸鉀鎂片等藥物。
4.炎癥反應:運動后肌肉組織的炎癥反應會導致酸痛。建議可以用溫水泡浴,緩解炎癥;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腸溶片、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
5.微循環(huán)障礙:運動后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不暢,會引起酸痛。建議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改善微循環(huán);可配合使用活血止痛膏、通絡祛痛膏、傷濕止痛膏等膏藥。
運動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劇烈運動;運動后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如果酸痛持續(xù)時間較長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