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小腿肌肉緊可能是運動強度過大、熱身不充分、水分電解質(zhì)流失、乳酸堆積、肌肉拉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拉伸放松、補充營養(yǎng)、藥物治療等。
1. 運動強度過大: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超出小腿肌肉承受范圍,易導致肌肉緊張。運動時應循序漸進增加強度,運動后進行全身拉伸,重點拉伸小腿肌肉,如站立位體前屈,雙手盡量觸碰腳尖,保持 30 秒,重復 3 次,促進肌肉放松。
2. 熱身不充分:未充分熱身就開始運動,小腿肌肉未做好準備,易出現(xiàn)緊張。每次運動前要進行 10 - 15 分鐘熱身,如慢走、活動腳踝等,讓身體微微出汗。運動后可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敷小腿 15 - 2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 水分電解質(zhì)流失:運動中大量出汗,未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會使肌肉興奮性改變而緊張。運動過程中要適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可飲用運動飲料。若肌肉緊張明顯,可遵醫(yī)囑口服補液鹽散、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鉀緩釋片,維持體內(nèi)水電解質(zhì)平衡。
4. 乳酸堆積:運動產(chǎn)生的乳酸在小腿肌肉堆積,引起肌肉酸痛、緊張。運動后進行按摩,用雙手輕輕揉搓小腿肌肉,從腳踝向膝蓋方向,每次 10 - 15 分鐘,促進乳酸代謝。也可進行溫水浴,水溫 37 - 40 度,浸泡 15 - 20 分鐘。
5. 肌肉拉傷:運動中姿勢不當或用力過猛,可能導致小腿肌肉拉傷,引起肌肉緊張。拉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冷敷,用冰袋敷在拉傷部位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減輕腫脹疼痛。48 小時后改為熱敷,可遵醫(yī)囑外用云南白藥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活血止痛膏,促進恢復。
運動要合理安排強度和時間,做好熱身和拉伸。出現(xiàn)小腿肌肉緊情況,若長時間未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