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醫(yī)科 > 任脈穴的準確位置和功效是什么

任脈穴的準確位置和功效是什么

更新時間:2025-03-24 10:46:47

任脈穴是人體經(jīng)脈穴位之一,包括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等穴位。這些穴位在人體前正中線上,從會陰部一直到下頜部。任脈穴具有調(diào)節(jié)陰經(jīng)氣血、調(diào)節(jié)月經(jīng)、促進生殖功能、調(diào)理胃腸功能等作用。

1. 會陰:位于會陰部,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在大陰唇后聯(lián)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具有調(diào)經(jīng)強腎、蘇厥醒神的功效。

2. 曲骨:位于恥骨聯(lián)合上緣,前正中線上。具有通利小便、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作用。

3. 中極: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梢婺I興陽、通經(jīng)止帶。

4. 關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有補腎培元、溫陽固脫的功效。

5. 石門: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能理氣止痛、通利水道。

6. 氣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具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的作用。

7. 陰交: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寸??烧{(diào)經(jīng)固帶、利水消腫。

8. 神闕:位于臍中央。有溫陽救逆、利水固脫的功效。

9. 水分: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能健脾利水、和胃調(diào)腸。

10. 下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山∑⒑臀?、降逆止嘔。

11. 建里: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3寸。具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氣的作用。

12.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珊臀附∑?、降逆利水。

13. 上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能和胃降逆、化痰寧神。

14. 巨闕: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具有安神寧心、寬胸止痛的功效。

15. 鳩尾: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可清心寧神、寬胸定喘。

16. 中庭: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具有寬胸理氣、降逆止嘔的作用。

17. 膻中: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能理氣寬胸、活血通絡。

18. 玉堂: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3肋間。具有寬胸理氣、止咳平喘的功效。

19. 紫宮: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2肋間??汕宸卫?、寬胸理氣。

20. 華蓋: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1肋間。有寬胸利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21. 璇璣:位于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天突下1寸。能寬胸利肺、清咽利喉。

22. 天突: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具有宣通肺氣、消痰止咳的功效。

23. 廉泉: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汕逡衾怼⑹栾L泄熱。

24. 承漿:位于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具有祛風通絡、清熱消腫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按摩、艾灸等方式刺激任脈穴,以達到保健養(yǎng)生的目的。但穴位的刺激應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對身體造成損害。同時,如果身體出現(xiàn)不適,應及時就醫(yī),以便得到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審編醫(yī)生
王海泉中醫(yī)綜合科 主任醫(yī)師 醫(yī)院:山東省立醫(yī)院

主治疾?。荷瞄L應用牽引、推拿、針灸、放血等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治療腰...詳情>

用藥指導

/吃什么藥好
復方環(huán)磷酰胺片
復方環(huán)磷酰胺片
適應癥狀:抗腫瘤藥。本品適用于惡性淋巴瘤﹑多發(fā)性骨[說明書]
天津金世制藥有限公司
己烯雌酚片
己烯雌酚片
適應癥狀:1.補充體內(nèi)雌激素不足,如萎縮性陰道炎﹑[說明書]
上海信誼天平藥業(yè)有限公
己烯雌酚片
己烯雌酚片
適應癥狀:1.補充體內(nèi)雌激素不足,如萎縮性陰道炎﹑[說明書]
合肥久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