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IDA是指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其發(fā)病原因主要包括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以及鐵丟失過多。鐵攝入不足常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等對鐵需求量增加的人群,若未能及時補充足夠的鐵,容易引發(fā)缺鐵性貧血。鐵吸收障礙可能是由于胃腸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術后、慢性腹瀉等,影響鐵的吸收。鐵丟失過多則多見于慢性失血,如月經量過多、消化道出血、痔出血等。
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等?;颊哌€可能出現口角炎、舌炎、吞咽困難等癥狀。診斷缺鐵性貧血主要依據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其中血清鐵蛋白、血清鐵、總鐵結合力等指標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補充鐵劑。同時,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治療胃腸道疾病、控制慢性失血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合理飲食,多攝入富含鐵的食物,如瘦肉、蛋類、豆類、綠葉蔬菜等。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fā)現和治療潛在的疾病,對于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也具有重要意義。
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病,通過及時診斷和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恢復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