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異常的表現有月經周期紊亂、經量過多或過少、痛經、閉經、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等。
1. 月經周期紊亂:指月經周期提前或推遲 7 天以上,或先后無定期。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環(huán)境變化等有關。
2. 經量過多或過少:月經周期基本正常,但經量明顯增多,超過 80ml。可能由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癥、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原因引起。如果經量明顯減少,少于 20ml。可能與卵巢功能減退、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等因素相關。
3. 痛經: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嚴重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原發(fā)性痛經多與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有關;繼發(fā)性痛經則常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等。
4. 閉經:年滿 18 歲仍無月經來潮,或已建立月經周期后又連續(xù)停經 6 個月以上??赡苁窍虑鹉X-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全身性疾病、生殖道下段閉鎖等原因導致。
5. 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但經期超過 7 天以上,甚至淋漓不盡??赡芘c子宮內膜修復延長、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等有關。
6. 經間期出血:兩次月經中間出現少量陰道流血。可能是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導致子宮內膜失去激素支持而脫落出血。
如果出現月經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如婦科超聲、激素測定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