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了,腳上的問題有1個多月了,上呼吸道的問題有2年了。
曾經(jīng)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上醫(yī)院皮膚科看腳說是腳癬,到耳鼻喉科看嗓子說是慢性咽炎。指甲和皮膚變薄的問題沒有去看。慢性咽炎的藥開了不少,只有抗生素有效。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感覺得了什么怪病,尤其是各種癥狀具有單側(cè)性,想知道到底是什么?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jù)您的描述考慮足癬及甲癬,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真菌可以引起指甲變形、變色或增厚,感染足部其他部位可以引起丘疹、水皰、裂隙等,伴瘙癢。
指導(dǎo)意見:
您的足癬和慢性咽喉炎屬于2種病,足癬及甲癬口服抗真菌藥效果好一些,可以口服斯皮仁諾,一天2次,每次2粒,連服1周,停3周為一療程,連用3-4個療程。另外襪子、鞋子均要暴曬后用開水燙。慢性咽炎可以買胖大海泡茶喝,祝您健康!
醫(yī)生詢問:
肝功能正常嗎?
肝功正常,但查的時間有兩年了。還有以下問題:1。指頭皮膚變薄是否也是真菌感染?2。另外,口腔皮膚也有變薄現(xiàn)象,稍燙的水就會破皮。3。咽炎發(fā)作時,眼睛上火也嚴(yán)重,咽炎及眼睛是否確實不可能由于真菌感染引起。4。腳癬時兩年前由夫人傳染的,她的癥狀比我輕的多,所以沒有治療。當(dāng)時我用斯皮仁諾(伊曲康唑)治療好了,但她沒治,此次發(fā)作是否也是由她傳染?是否她也要一起治療?5??淳W(wǎng)上介紹這些奇怪癥狀可能由于HIV引起,我兩個月前做過檢查為陰性。是否確定不可能是HIV?以上問題,還煩請醫(yī)生逐一解答,謝謝。
您好,指頭皮膚變薄不一定由真菌感染引起,引起表皮剝脫的疾病均可導(dǎo)致皮膚變薄。您粘膜部位容易破損,需要排除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足癬可以相互傳染,最好一起治療。您有不潔性接觸嗎?2個月前查了一次,不能完全排除,建議沒有特殊接觸或輸血等不要太擔(dān)心,您的心理壓力太大了!祝您健康!
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常用抗真菌制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亦可聯(lián)合其他抗真菌制劑交替使用; 2.皮疹泛發(fā)頑固者,可選用系統(tǒng)抗真菌藥治療,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 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選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
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本病以外治為主。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風(fēng)油精涂于患處,每日1次。
(2) 將雙足用溫水洗凈后擦干,涂藿香正氣水于患處,每日2次。
(3) 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涂于患處。
(4) 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 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后用消毒棉球蘸醋精涂于患處,
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2、 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
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dǎo)腳氣。
(2)大蒜頭5只、龜1只。龜洗凈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
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藥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4)干姜、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藥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yù)防腳氣沖心癥。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
對于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凈,和
上藥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guān)系,恢復(fù)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
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姜(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藥用布共為1包,
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涂上一些
金霉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溫馨提示:
注意休息,減少操勞,適當(dāng)鍛煉身體。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fēng)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fù)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