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可導致肝臟炎癥、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常見的乙肝類型包括乙肝大三陽、乙肝小三陽、乙肝病毒攜帶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等。
1. 乙肝大三陽:是指乙肝五項檢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抗HBc陽性。這意味著病毒在體內復制活躍,傳染性較強?;颊呖赡軙霈F(xiàn)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肝區(qū)不適等癥狀。
2. 乙肝小三陽:乙肝五項檢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體抗HBe、乙肝核心抗體抗HBc陽性。病毒復制相對較弱,傳染性也相對較低,但仍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上述類似大三陽的癥狀。
3. 乙肝病毒攜帶者: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肝臟組織學也沒有明顯異常的人群。他們可能沒有癥狀,但仍然具有傳染性。需要定期進行檢查,以監(jiān)測病情的變化。
4. 急性乙肝:起病較急,病程在半年以內?;颊呖赡軙霈F(xiàn)發(fā)熱、黃疸、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經(jīng)過及時治療,大部分急性乙肝患者可以痊愈。
5. 慢性乙肝:病程超過半年,病情反復發(fā)作?;颊呖赡軙霈F(xiàn)乏力、腹脹、肝區(qū)疼痛等癥狀,嚴重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慢性乙肝的治療需要長期進行,以控制病情的發(fā)展。
對于乙肝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飲酒和食用油膩、辛辣食物;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檢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標志物、肝臟B超等;根據(jù)病情需要,及時進行抗病毒、保肝等治療。同時,要注意避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如避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導致血液傳播的物品,性生活時使用安全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