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比重是指在4℃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是反映尿液中所含溶質(zhì)濃度的指標。
尿液比重的大小取決于尿液中溶解物質(zhì)的濃度,其中主要包括尿素、氯化鈉等。正常人的尿液比重會在一定范圍內(nèi)波動,一般在1.015 - 1.025之間。尿液比重的測定對于評估腎臟的濃縮和稀釋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尿液比重增高,可能表示機體缺水,尿液濃縮,如高熱、脫水、心功能不全、周圍循環(huán)衰竭等情況下,尿液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導致尿液比重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尿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也可能使尿液比重增高。
若尿液比重降低,則可能提示腎臟濃縮功能障礙,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等疾病可能導致腎臟對尿液的濃縮能力下降,使尿液比重降低。另外,尿崩癥患者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腎臟對其不敏感,也會出現(xiàn)尿液比重降低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適量飲水,避免過度勞累等。如果發(fā)現(xiàn)尿液比重異常,應及時就醫(yī),以便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明確原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