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進性腎炎是一組病情發(fā)展急驟,以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并迅速發(fā)展為少尿或無尿,腎功能急劇惡化的腎小球疾病。其病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等:
1. 原發(fā)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Ⅰ型:又稱抗腎小球基底膜GBM型,由于抗GBM抗體與GBM抗原結合誘發(fā)。
Ⅱ型:又稱免疫復合物型,因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沉積或原位免疫復合物形成而致病。
Ⅲ型:為少免疫沉積型,腎小球內無或僅微量免疫球蛋白沉積,多與ANCA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小血管炎相關。
2. 繼發(fā)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繼發(fā)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繼發(fā)于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鏈球菌感染后腎炎等。
繼發(fā)于其他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腫瘤性疾病,以及藥物、毒物等引起的急進性腎炎。
3. 原發(fā)性小血管炎腎損害: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是一種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統(tǒng)性壞死性血管炎,可累及腎臟,導致急進性腎炎。
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種壞死性肉芽腫性血管炎,常累及上、下呼吸道及腎臟,引起急進性腎炎。
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是以過敏性哮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發(fā)熱和全身性肉芽腫血管炎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腎臟,導致急進性腎炎。
4. 抗GBM病:
是由于抗GBM抗體與GBM抗原結合,激活補體,導致腎小球損傷,引起急進性腎炎。
5. 其他:
如系統(tǒng)性血管炎、過敏性紫癜腎炎、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等,也可能導致急進性腎炎。
對于急進性腎炎患者,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治療建議。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飲食方面,應根據腎功能情況調整蛋白質、鹽和水的攝入量。同時,患者應定期復查,以便醫(yī)生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