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讓胃里寒氣放出來的方法有喝姜茶、吃溫熱食物、熱敷胃部、運動鍛煉、艾灸穴位等。
1. 喝姜茶:姜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梢詫⑸谐善蚪z狀,用開水沖泡后飲用。也可以加入適量的紅糖,紅糖能起到暖脾胃、補中益氣的效果,二者搭配能更好地驅(qū)散胃里的寒氣。一般每天喝1 - 2杯即可,最好在飯前飲用,能起到暖胃的作用,緩解胃部不適。
2. 吃溫熱食物:多吃一些溫熱、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小米粥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南瓜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能保護胃黏膜,起到暖胃的作用。避免食用生冷、寒涼的食物,如冷飲、生魚片等,以免加重胃部寒氣。
3. 熱敷胃部: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胃部,溫度以感覺溫暖舒適為宜,每次熱敷15 - 20分鐘。熱敷能促進胃部的血液循環(huán),幫助驅(qū)散寒氣,緩解胃部痙攣和疼痛。
4. 運動鍛煉:適當?shù)倪\動可以增強體質(zhì),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部的血液循環(huán)。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散步和慢跑可以在飯后半小時進行,每次30分鐘左右;瑜伽中的一些扭轉(zhuǎn)和伸展動作,能按摩腹部器官,幫助排出寒氣。
5. 艾灸穴位:艾灸具有溫通經(jīng)絡(luò)、散寒除濕的作用。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穴、神闕穴、足三里穴等??梢杂冒瑮l點燃后,距離穴位2 - 3厘米處進行熏烤,每個穴位灸15 - 20分鐘,以局部皮膚溫熱紅暈為度。但艾灸需由專業(yè)人士指導或在其操作下進行,以免燙傷皮膚。
若胃部寒氣較重,通過上述方法仍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不可自行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