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兩側長白色顆粒應根據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異常、皮膚清潔不到位、螨蟲感染、粟丘疹等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皮脂腺分泌旺盛:鼻部皮脂腺豐富,若皮脂腺分泌過于旺盛,油脂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在局部堆積形成白色顆粒。日常要注意面部清潔,使用溫和潔面產品,早晚各清潔一次。飲食上避免吃辛辣、油膩、高糖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蛋糕等??勺襻t(yī)囑外用維A酸乳膏、阿達帕林凝膠、過氧苯甲酰凝膠,調節(jié)毛囊角化,減少油脂分泌。
2. 毛囊口角化異常:毛囊口角化過度,會導致皮脂腺開口堵塞,形成白色顆粒。平時要注意皮膚保濕,可使用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護膚品。適當補充維生素A,多吃胡蘿卜、菠菜等食物。癥狀嚴重時,遵醫(yī)囑口服維生素A軟膠囊、維胺酯膠囊、異維A酸膠囊,改善毛囊角化情況。
3. 皮膚清潔不到位:日常卸妝不徹底或洗臉不認真,污垢和油脂殘留堵塞毛孔,易出現白色顆粒。要養(yǎng)成良好清潔習慣,卸妝要徹底,選擇適合膚質的潔面產品。定期去角質,去除老化角質細胞,疏通毛孔。但去角質不宜過于頻繁,一周1 - 2次即可。
4. 螨蟲感染:螨蟲在鼻部寄生繁殖,刺激皮膚,可引發(fā)白色顆粒。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換枕巾、床單等床上用品,定期暴曬。室內保持通風干燥,減少螨蟲滋生環(huán)境??勺襻t(yī)囑外用甲硝唑凝膠、硫磺軟膏、林旦乳膏,殺死螨蟲,緩解癥狀。
5. 粟丘疹:多因皮膚受到微小創(chuàng)傷后,在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白色小囊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多數可自行消退。若想去除,可前往醫(yī)院,由專業(yè)醫(yī)生用消毒后的粉刺針或手術刀將其挑出。也可采用激光、電灼等物理方法治療。
平時要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讓皮膚有足夠時間自我修復。選擇護膚品要適合自身膚質,避免使用過于油膩或刺激性強的產品。若白色顆粒持續(xù)不消退、增多或出現紅腫、疼痛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