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常見的癥狀包括脫出物、肛門不適、黏液流出、便血、便秘等。以下是對這些癥狀的詳細介紹:
1. 脫出物:這是直腸脫垂最主要的癥狀,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可脫出肛門外,初期在排便后可自行回納,隨著病情發(fā)展,脫出物不能回納,需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后才能回納。
2. 肛門不適:患者常感覺肛門有墜脹感、疼痛感或瘙癢感,尤其在脫出物不能回納或嵌頓時,不適感會明顯加重。
3. 黏液流出:由于直腸黏膜脫出,腺體分泌黏液增多,可經(jīng)常有黏液從肛門流出,刺激肛周皮膚,引起濕疹或瘙癢。
4. 便血:部分患者在排便過程中或排便后可能出現(xiàn)少量便血,血液呈鮮紅色,通常是由于黏膜損傷所致。
5. 便秘:直腸脫垂可導致肛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引起排便困難,患者常有大便干結(jié)、排便費力等便秘癥狀。
注意事項:如果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長時間蹲廁、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的行為,保持大便通暢,注意肛周衛(wèi)生,可適當進行提肛運動,以促進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