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髕骨骨折后 1 年左右取內固定。
原理:髕骨骨折后,內固定物起到支撐和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幫助骨折愈合。隨著時間的推移,骨折部位逐漸愈合,骨骼的強度逐漸恢復。通常在骨折愈合后 1 年左右,骨折部位的骨痂已經(jīng)足夠堅固,能夠承受一定的應力,此時取出內固定物相對較為安全。如果過早取出內固定物,可能會導致骨折部位再次移位或骨折不愈合;如果過晚取出內固定物,內固定物可能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或對周圍組織造成壓迫。
擴展內容:在決定取出內固定物之前,醫(yī)生會通過 X 光、CT 等影像學檢查來評估骨折愈合情況。如果骨折愈合良好,沒有明顯的骨痂形成或骨折間隙,醫(yī)生會建議取出內固定物。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骨折類型等因素也會影響取出內固定物的時間。對于一些老年人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適當延長取出內固定物的時間,以確?;颊叩陌踩?/p>
日常護理及風險提示:取出內固定物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同時,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出現(xiàn)傷口紅腫、疼痛、滲出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颊咴谛g后還需要定期復查,以確保骨折部位的愈合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