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排球后胳膊淤血可能是運動碰撞、凝血功能異常、血管彈性差、血小板減少、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冷敷熱敷、改善凝血、增強血管彈性、提升血小板數量、調整藥物等。
1. 運動碰撞:打排球過程中胳膊受到球的撞擊或與他人肢體碰撞,導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血。在受傷 24 小時內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淤血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可收縮血管減少出血;24 小時后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淤血吸收。
2. 凝血功能異常:本身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礙,輕微碰撞就易出現淤血??啥喑愿缓S生素 K 的食物,如菠菜、西蘭花等。遵醫(yī)囑服用維生素 K 片、氨甲環(huán)酸片、云南白藥膠囊,促進凝血。
3. 血管彈性差:年齡增長、缺乏鍛煉等使血管彈性降低,打球時血壓波動易致血管破裂。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服用維生素 C 片、維生素 E 軟膠囊、蘆丁片,增強血管彈性。
4. 血小板減少:某些疾病或自身免疫問題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止血功能受影響。多吃紅棗、花生衣等。遵醫(yī)囑使用升血小板膠囊、咖啡酸片、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提升血小板數量。
5. 藥物副作用:正在服用的某些藥物影響凝血,如阿司匹林等。咨詢醫(yī)生,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日常要注意適度運動,運動前充分熱身。若淤血情況持續(xù)不緩解或頻繁出現,及時就醫(y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