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腫了常見的消腫方法有冷敷、熱敷、藥物治療、按摩理療、抬高患肢等。
1. 冷敷:腳崴傷后的72小時內(nèi),應(yīng)盡快進行冷敷??梢杂帽蛘呃涿矸笤谑軅课唬看卫浞?5 - 20分鐘,每隔1 - 2小時重復(fù)一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比如在運動場上腳崴傷后,及時用冰袋冷敷,能有效緩解初期的腫脹。
2. 熱敷:在腳崴傷72小時后,可采用熱敷的方法??梢杂脽崦砘蛘邿崴笤谀[脹處,每次熱敷20 - 30分鐘,每天3 - 4次。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淤血的吸收,有助于消腫。像崴傷幾天后,熱敷能讓腫脹部位逐漸恢復(fù)。
3. 藥物治療: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一些消腫止痛的藥物。外用藥物如云南白藥氣霧劑等,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口服藥物如三七傷藥片等,也有助于緩解癥狀,促進恢復(fù)。
4. 按摩理療:在腫脹有所緩解后,可適當(dāng)進行按摩理療。專業(yè)人員通過按摩、推拿等手法,能放松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減輕腫脹。還可以配合一些物理治療方法,如紅外線照射等。
5. 抬高患肢:在休息時,盡量將受傷的腳抬高,高于心臟水平。這樣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減輕腫脹。比如睡覺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使腳處于較高位置。
腳崴傷后如果腫脹嚴(yán)重、疼痛劇烈或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治療沒有明顯好轉(zhuǎn),應(yīng)及時就醫(yī)。同時,在恢復(fù)期間要避免受傷部位再次受到損傷,合理休息,適當(dāng)進行康復(fù)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