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問題描述:原來在中醫(yī)那里看過,說是肝虛脾虛,氣血虛弱,很愛出汗,尤其是手腳,基本上頭上和背上也是,經(jīng)常和洗澡一樣,我想知道用黃芪泡水喝是不是可以止虛汗.
黃芪是祛病健身的一味良藥,它能補中益氣,利水消腫,治腎病的中藥處方中大都有黃芪,病房里不少腎病患者也在輸黃芪注射液,但黃芪也要對癥使用.
不同腎病
選方也有差異
腎病水腫 各種腎病水腫,如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等出現(xiàn)水腫并有上述肺脾氣虛的表現(xiàn)者,可選用防已黃芪湯,藥物有防已,黃芪,白術(shù),生姜,大棗.黃芪的用量一般為15克,最多不超過30克;可加淮牛膝,車前子.
腎病蛋白尿 蛋白尿并有上述肺脾氣虛表現(xiàn)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黃芪,藥物有黃芪,木香,砂仁,陳皮,半夏,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如有氣虛下陷明顯者,可選用補中益氣湯,藥物有黃芪,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當歸,陳皮,柴胡,升麻.
腎性貧血 慢性腎功能衰竭導致的腎性貧血有脾氣虛弱表現(xiàn)者,可選用歸脾湯或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的藥物有黃芪,人參,白術(shù),當歸,炙甘草,遠志,茯神,酸棗仁,木香,龍眼肉,生姜,大棗.當歸補血湯的藥物有黃芪,當歸.下面是疑惑的:
三種腎虛
慎用黃芪
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陰虛的表現(xiàn):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無苔,脈細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這是我查的,但是不懂,不知道我適不適合這樣喝?
溫馨提示:
注意對引起貧血的病因的防治。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