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9月24日進行的股骨頸置換術,術后很好,10月8日拆線后出院。買了一個助行器行走。在家每天用助行器幫助練習走路,練習了十多天了,用單拐也能站得穩(wěn),也可以走了。但我們還是不放心,不敢讓她脫離助行器行走。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醫(yī)生進行這種手術后一般什么時候可以脫離助行器行走,還需要用雙拐或單拐練習嗎?什么時候可以下樓梯?
您好:對于術后一個月的患者,可以進行的練習如下:1、屈髖練習:站立位,雙手扶雙拐或助行器,健側單腿站立,身體保持與地面垂直?;紓惹y屈膝,屈髖以90度為限,加強髂腰肌肌力。 2、伸膝練習:站立位,雙手扶拐或助行器,健側單腿站立,身體保持與地面垂直?;紓认轮蓖忍Ц撸訌姽伤念^肌肌力。 3、髖外展練習:體位與上面相同,患側髖關節(jié)外展,以40度為限,加強臀外展肌肌力。
對于患者目前的這樣情況,建議不要急于脫離助行器,在進行各項功能鍛煉前,最好咨詢醫(yī)生。
您好!每個患者后期的治療時間和恢復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定期復查,根據復查的結果在針對性的加強后期的功能性鍛煉。以免導致病情嚴重。
術后在無痛前提下開始早期功能鍛煉,遵循循序浙進,被動加主動,等長和等張的原則[2]。術后當日即可進行患肢自足背開始的向心性按摩,足趾、足踝關節(jié)主動、被動伸屈練習,術后第2日進行腘繩肌、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臀中肌等長收縮練習,以保持肌肉張力。術后第2~3日,拔除引流管。去防外旋鞋。便可進行髖膝關節(jié)屈伸練習、髖關節(jié)伸展和旋轉練習,以訓練髖關節(jié)活動度,屈伸練習逐漸由被動向主動加輔助,到完全主動練習過渡。被動訓練常用cpm器輔助,其活動范圍可隨時調節(jié)并逐步增加,活動速度比較緩慢、均勻,易被患者接受。一般將cpm開始的最大活動角度定為40°,此時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為25°~45°,以后每日增加5°~10°,每個動作保持收縮狀態(tài)5s,然后放松5s,20~30次/組,持續(xù)1h,2次/d,至術后1周左右。髖關節(jié)旋轉練習包括伸直位和屈曲位,屈髖位練習時雙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輕度左右搖擺,注意臀部不能離床,當術側髖關節(jié)屈曲位不穩(wěn)定時,應避免上身向術側傾斜。另外,還要加強上肢肌力練習,以便日后能較好地使用拐杖。?
病情分析:
病史:股骨頸術后恢復【功能鍛煉】。
指導意見:
建議現(xiàn)在不慌脫離助行器行走,2周后可以脫離。再行雙拐練習,1月后脫離雙拐,行單拐練習,我在說一句【建議以后平時行單拐行走】
以上是對“股骨頸置換術后恢復問題”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股骨頸置換術后要使用助行器進行康復訓練的。
指導意見:
要慢慢的脫離助行器,現(xiàn)在能走的穩(wěn)說明恢復的不錯,但是要盡量預防跌倒,目前還是要有人照顧,讓其逐步脫離助行器,再復查后確定是否能完全脫拐自己行走。祝您健康快樂!
病情分析:
股骨頭置換術后,不知道在什么醫(yī)院做的,不同的醫(yī)院要求不一樣,因為手術的效果不一樣,不知道當時醫(yī)生怎么建議的。有的醫(yī)院在術后幾天或在拆線出院后,就要求患者可以下地走了,因為他們做的手術相當的成熟。
指導意見:
一般的保守起見,等髖關節(jié)韌帶,關節(jié)囊修復,愈合好后,就可以下地走路。如果手術做的非常好,是可以下地的,但要保證,防止髖關節(jié)脫位。但我們沒法保證,及確定下地走路的具體時間,因為不知道手術的效果怎么樣,所以你的主刀醫(yī)生對病情最了解。
祝早日康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