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在乘坐車,船時,經受振動,搖晃的刺激,人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節(jié)機體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導致的腎經功能紊亂,引起眩暈,嘔吐等暈車癥狀.
指導意見:
建議你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給孩子檢查一下,確診后對癥下藥.一般來講,可能孩子身體素質有點弱,平時多加強鍛煉.1,常暈車者在乘車前可服乘暈寧,成人每次25毫克,小兒酌減,以防暈車反應.
2,乘車前進食不過飽或過饑.
3,乘車前不宜過勞,前夜睡眠要好.
4,可坐汽車的前部,以減輕顛簸,打開車窗使通氣良好,并將頭稍后仰靠在固定位置上,閉目,以減輕頭部震動和眼睛視物飛逝而引起頭暈加重.
5,嘔吐時可服乘暈寧或胃復安等.精神緊張時可服鎮(zhèn)靜藥,如安定等.
病情分析:
從醫(yī)學上說,暈車,暈船和暈機統(tǒng)稱為暈動病
指導意見:
1.胃復安:
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于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
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癥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后站立15~20分鐘后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2.鮮姜:
行駛途中將鮮姜片拿在手里,隨時放在鼻孔下面聞,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好.
3.桔皮:
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后對準兩鼻孔兩手指擠壓,皮中便會噴射也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
4.風油精:
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于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于肚臍眼處,并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5.食醋:
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會暈車.
6.傷濕止痛膏:
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于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病情分析:
為什么會暈車?
運動病又稱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群.
指導意見:
確切地講運動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與通常意義上的疾病不同,它僅僅是敏感機體對超限刺激的應急反應.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現有的各種防治方法都是暫時緩解癥狀或延緩它的發(fā)生.
運動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離開能引起該病的環(huán)境,但這很不現實.以前防治療運動病多采用藥物,主要為鎮(zhèn)靜止吐藥,如乘暈寧,東莨菪堿,安定等,抑制中樞興奮,緩解消化道痙攣.但這些藥物多有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療效不理想.市場曾有一種耳后皮膚貼劑,為東莨菪緩釋劑可經皮膚滲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該藥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貼肚臍,壓內關穴,開窗通風向前注視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極有限的方法.還有就是前庭鍛煉方法,如同飛行員訓練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反復刺激前庭,如:旋轉椅,秋千,俯虎,蕩船等,使前庭產生適應習服,可以達到減輕運動病癥狀的目的.但如果停止訓練或脫離該刺激環(huán)境,運動病癥狀會再次出現.
既往,世界各個國家的前庭平衡醫(yī)學專家長期致力于運動病的防治研究,但收效甚微,終無突破.現在好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耳鼻喉研究所,眩暈診療康復中心主任,胡廣艾教授,主任醫(yī)師根據前庭平衡醫(yī)學原理,結合前庭臨床經典理論,經過十多年臨床潛心研究,發(fā)明了一種治療暈動病的儀器-電子防暈儀.該儀器可通過電子振蕩產生脈沖電信號,再通過雙耳部電極作用于人體內耳平衡器官-前庭,抵消或削弱人體受到過度運動-直線和角加(減)速度刺激使前庭產生的過量生物電,減少和阻止前庭神經沖動向中樞傳遞,從而提高前庭器官對各種運動刺激的耐受性,達到治療運動病的目的.這是一種全新的,開創(chuàng)性的運動病治療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能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一改往昔旅行時靠服鎮(zhèn)靜藥心煩,口干,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使今日旅程瀟灑,輕快,盡情飽覽美麗的祖國山水,享受現代文明的快樂.
該研究課題經專家評審鑒定為"國際首創(chuàng)"水平,先后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全國發(fā)明博覽會銀獎,國家專利(98 3 26062.1),列為天津市科技創(chuàng)新,推廣產品.該產品(津藥器監(jiān)(準)字98第226031)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廣大運動病患者的好評.
以上是對“兒童暈車咋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 乘暈寧(眩暈停).在乘車,船前40分鐘用溫開水送服1至2粒,小兒酌減.
2, 感冒通.在無乘暈寧的情況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樣.
3, 也可用安定片1片,維生素B1兩片,乘車前40分鐘溫開水送服,亦能防止暈車.
指導意見:
可取新鮮生姜1片,或鮮土豆1片,貼于神劂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 同時將傷濕止痛膏貼于內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 一定的預防作用.
.胃復安: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于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癥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后站立15~20分鐘后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后對準兩鼻孔擠壓,皮中便會噴射出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
病情分析:
在乘坐車,船時,經受振動,搖晃的刺激,人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節(jié)機體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導致的腎經功能紊亂,引起眩暈,嘔吐等暈車癥狀.
指導意見:
廣東省神經內科主治醫(yī)師詹培源介紹,暈車,暈船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有器質性的原因,也有功能上和心理上的原因,兒童中男孩發(fā)生率要高于女孩,成年人則是女性比較多見.
平常我們習慣于在地面上行走,而不習慣于比較陌生的運動刺激,如乘車,乘船,乘飛機時的上下顛簸和動搖不定.有的健康人,并無器質性疾病和功能障礙,在接受上述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強烈的運動的刺激后可出現頭暈,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暈車,暈船,暈機的現象.這是一種生理性十分正常的反應,只要人們脫離刺激環(huán)境后癥狀可自然消失.
暈動病的癥狀常為逐漸發(fā)展的,從胃部不適到惡心,出冷汗,最后到嘔吐.暈動病是可以預防的,雖然每個人的體質和敏感程度不同,有些人特別的敏感,但還是有辦法幫助這些容易暈車的人避免出現暈動病的情況.
(1)加強鍛煉身體,加強前庭器官耐受性.暈動病多發(fā)生于前庭器官比較敏感的人.因此,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多做轉頭,彎腰轉身及下蹲等動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2)吃得過飽,疲勞,睡眠不足,空氣污濁,情緒緊張及汽油和油煙等特殊氣味都可能促使暈動病的發(fā)生和癥狀加重,因此要避免這些不良因素.
(3)特殊的前庭訓練.可通過康復訓練預防暈動病,如反復多次乘船,乘車訓練,以提高前庭器官對不規(guī)則運動的適應能力.此外,害怕暈車的人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活動,特別是有助于調節(jié)人體位置平衡的體育項目,如秋千,滑梯,單雙杠,墊上滾翻等運動項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適應能力.
(4)乘車,乘船時應盡量限制頭部運動,可將頭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動,以減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別是旋轉性刺激.有可能的話,盡量平臥.
(5)避免不良的視覺刺激.乘車時少往窗外觀看,坐車,坐船時看書更容易誘發(fā)暈動病,因此閉目養(yǎng)神可減少暈動病的發(fā)生.
乘車前可服用怡含寧含片等,以預防暈動病.抗膽堿類藥物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暈和嘔吐.
病情分析:
乘車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孩子饑餓時乘車,可以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上車前,可在孩子肚臍處貼塊生姜,以緩解暈車癥狀;帶孩子乘車應盡量選擇靠前顛簸較輕的位置,以減輕震感,并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當孩子感覺不適時,讓他休息一下;孩子暈車時,媽媽可以用力適當地按壓孩子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孩子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也可以減輕孩子的暈車癥狀.
指導意見:
內關穴在腕關節(jié)掌側,腕橫紋正中上2寸,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在兩筋之間;隨身攜帶濕巾,以防孩子嘔吐,嘔吐后讓他喝些飲料,除去口中嘔吐物的味道;暈車厲害的孩子,乘車前最好口服暈車藥,劑量一定要小.1歲以內的孩子不能服暈車藥.
病情分析:
您好!暈車跟個人體質有關.
指導意見:
1.胃復安: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于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癥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后站立15~20分鐘后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2.鮮姜:行駛途中將鮮姜片拿在手里,隨時放在鼻孔下面聞,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好.
3.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后對準兩鼻孔兩手指擠壓,皮中便會噴射也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4.風油精: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于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于肚臍眼處,并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5.食醋: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會暈車.
6.傷濕止痛膏: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于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7.指掐內關穴:當發(fā)生暈車時,可用大拇指掐在內關穴(內關穴在腕關節(jié)掌側,腕橫紋上約二橫指,二筋之間).
生活護理:
暈車可以試一下上述7種方法,效果不同的人也不一樣,有些人這種方法可以,有些人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我也是從小就會暈車的人,不過現在好多了,基本上不吐.個人覺得,除了平時要增強體質之外,坐車之前還得休息好,吃飽,勿吃一些敏感食物(不同的人不一樣,如牛奶,豆?jié){等).還有一些人是胃寒的,適量吃一些辣的食物也會有一定效果.另外在這些基礎上,多乘車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剛開始可以試一下時間較短的路程,循序漸進,相信會見到效果的.當然,小孩的心理暗示也很重要,如果上車前就已經害怕會暈車了,那就算使用多好的方法,效果恐怕也不盡人意;如果上車前,暗示自己我不會暈車的,或者不去想,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小孩想吐的時候,我覺得上述第7種方法指掐內關穴不錯;如果已經在吐了,很難受的話,指掐中脘穴(在肚臍與乳頭連線中點之間的直線上,一半的位置,大概在劍突下胃的位置)也可以,不過這個方法用后指掐處皮膚會痛,但是連膽汁都吐出來的時候這個方法不錯,防止損傷腸胃.
以上是對“兒童暈車咋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一般暈車,考慮和孩子耳部發(fā)育不成熟,和不經常坐車有關系,一般多坐幾次,自然癥狀會減輕或消失.
指導意見:
一般多坐幾次,癥狀會減輕或消失,另外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要緊張,這樣也可以緩解這些癥狀.
病情分析:
暈車的原因主要有
1,個體差異.當傳入的平衡刺激過分強烈時,如急剎車,劇烈旋轉時,即使在平衡系統(tǒng)安全正常的狀態(tài)下,也會讓人感到頭暈,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片刻即可消失.但有些人這種耐受力差,對輕微的平衡刺激即產生強烈的反應.
2,睡眠差,過度勞累時容易發(fā)生.
3,過饑過飽時亦易發(fā)生.
4,患某些耳部疾病時可發(fā)生.或者是耳水分泌不足.
5,車廂密閉使空氣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質的氣味刺激,如汽油等.
指導意見:
您好,小孩子坐車之前最好是不要吃東西,千萬不要吃雞蛋,坐車時可以在肚臍貼一塊姜片,還有就是買暈車貼.
病情分析:
孩子本身的內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腸不好,頭痛感冒等,都容易誘發(fā)暈動癥.
指導意見:
乘車前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他餓著肚子,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上車前在孩子肚臍上貼片生姜,可緩解暈車癥狀;帶孩子乘車時盡量選擇顛簸較輕的位置,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如果發(fā)現孩子有暈車,可以適當用力按壓他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也可以減輕暈車癥狀(內關穴在腕關節(jié)掌側,腕橫紋正中上2寸,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在兩筋之間).隨身攜帶紙巾,以備寶寶嘔吐后擦拭;嘔吐后讓他喝些飲料,除去口中嘔吐物的味道.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