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又叫酒釀,甜酒。古人叫“醴”。南方人很喜歡吃。過年時許多人家都要做。到了國外自己也試著做,失敗幾次后終于做成了。這里將自己的經(jīng)驗介紹一下。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干凈。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jīng)驗。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蒸糯米的同時,將一枚酒曲研成粉末待用。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將酒曲均勻地撒在糯米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曲最后用。然后用手將糯米分區(qū)翻動,將糯米上下層拌在一起,盡量混均勻。拌勻后,將糯米轉移到發(fā)酵的容器中。稍大一點的電飯鍋或者塑料容器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實。放完后將最后一點酒曲撒在上面。用少許涼開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nèi),再用手將糯米壓一壓,抹一抹,以使表面光滑。最后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用毯子或者衣服包好。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里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么的保溫,冬天室內(nèi)溫度并不穩(wěn)定。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fā)熱。發(fā)熱就是好現(xiàn)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成發(fā)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如果發(fā)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于濃烈。如果發(fā)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拌酒曲的時候,如果水灑得太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說起來,這種酒曲發(fā)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fā)明。酒曲中有根霉菌、毛霉菌等和酵母菌兩類微生物。霉菌將淀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歐洲直到十九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此前,歐洲人要么利用酵母將果汁直接發(fā)酵做成果酒,要么借助麥芽將淀粉糖化并結合發(fā)酵做成啤酒。中國古代的發(fā)酵技術沒的說。古人居然能利用幾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其它如醬油,醋,食用色素紅曲霉素,霉豆腐,泡菜,豆豉,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發(fā)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的。比如,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于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味主要來自醋酸。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來自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前者是有氧發(fā)酵,后者是無氧發(fā)酵。言歸正傳,做米酒時要注意:1)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后。否則,熱糯米就把霉菌殺死了。結果要么是酸的臭的,要么就沒動靜。2)一定要密閉好。否則又酸又澀。3)溫度低也不成。三十攝氏度左右最好。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